投名狀
導演:陳可辛
年分:2007
演員:劉德華、金城武、李連杰等
簡介:
電影劇情改編自太平軍譚紹光部降卒被殺,與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
1860年代天下大亂,太平天國興起,各地起事不斷,清軍將領龐青雲(李連杰飾)率眾鎮壓太平軍,因友軍「魁字營」作壁上觀而兵力不支,全軍覆沒。龐裝死躲過一劫,在流亡的路上和逃出土匪窩的前揚州歌女蓮生(徐靜蕾飾)發生一夜情。龐為了有飯可吃,加入姜午陽(金城武飾)招募的土匪隊伍,在搶劫太平軍的糧車過程中顯露戰鬥才華,獲姜午陽及姜的義兄-趙二虎(劉德華飾)賞識,但是龐此時方知蓮生是趙二虎的妻子。不久,魁字營鎮壓土匪窩,搶走了糧食。龐鼓動趙和姜兩人加入清軍,以獲得軍械武器,便可不再被欺負。為了表示忠誠,三個人各殺了一名路人,立「投名狀」結拜為兄弟,龐做大哥。
龐率眾投靠朝廷軍機處,成立「山字營」。山字營在龐明快的指揮下以少勝多,攻佔太平軍治下的滁州,聲勢大振,爾後圍困蘇州。蘇州城內的太平軍和城外的山字營都面臨斷糧,龐青雲從老對手魁字營以將來對分攻陷天京的戰功為條件,借來十日的糧食。此時,趙二虎潛入蘇州,蘇州太平將領黃文金為了士兵和百姓不餓死,自願死於趙二虎的刀下。龐為了節省有限的糧食,殺死了投降但不願被收編的降兵,趙二虎因不滿龐而被暫時禁錮。
在龐青雲的謀畫之下,山字營順利取得先機攻下金陵(今南京)。龐青雲因此獲得慈禧太后垂青,獲拔擢為兩江總督,不過暗中的交換條件是必須暗殺擁兵自重的趙二虎。姜午陽意外發現龐青雲和蓮生的婚外情;姜得知龐欲對二虎不利之後,誤認為龐暗殺二虎是想搶奪蓮生,於是痛下殺手將蓮生殺害,以為可以維護二虎的性命,但是二虎依然死於暗殺。姜午陽最後在悲慟之下起了殺意,埋伏在就職典禮上,準備刺殺龐青雲。
然而就職典禮本身便是陰謀,太后及軍機處並非真心想讓手握重兵的龐青雲成為總督,這等於又製造了一個大軍閥。因此在典禮當中埋伏了槍手,想藉此將龐青雲剷除。剛好遇上姜午陽行刺,槍手的伏擊使得姜午陽刺殺得逞,姜也因而被捕,於兩個月後以「行刺朝廷命官罪」,判決凌遲處死。
觀影心得:
投名狀共兩小時,陳可辛導演把電影切割的很清楚,前半部千軍萬馬的鋪陳就是為了能讓
三兄弟情義糾葛與電影的人性刻畫在最後一個小時如止不住的洪水般渲泄而出。
以下是我對投名狀的電影觀後感,可能有些地方會把情節講得太詳細,敬請見諒。
三個男人里,李連杰飾演的大哥龐青雲格局最大,戲份最多,他工於心計,一開始在戰爭
中茍且偷生,於短短的時間獲得山寨頭子的信任,鼓吹土匪從軍,跟劉德華飾演的目不識
丁,黑是黑白是白,頭腦簡單的山寨頭子形成強烈的對比。
金城武飾演三弟對投名狀的定義認為投名狀等同丟了命拼命上,徐靜蕾在投名狀里面也飾演的一位周旋在李連杰與劉德華之間的女人,戲份如同串場,莫名其妙的出現,莫名其妙的離去,只有在電影里面來回經過的貞節牌坊有些意思,隱喻了她的未來,徐靜蕾的出現只是為了讓金城武的角色豐富,讓三弟的角色層次更多,維持三男皆主角的設定。
而劉德華的角色能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不是說他背信忘義,反而恰恰相反,劉德華有個
轉不過來的耿直腦袋,讓他不了解希望達成也還是有煩惱,不習慣這復雜的生活讓他想回
歸鄉野,兄弟情誼質變後,信任是有限度的,很多人視他如不定時炸彈,所以這樣的人勢
必會成為英雄。
投名狀對人性的刻畫集中在下半場,而在看投名狀時的期待是希望能藉由電影,看出此導演說故事的功力,畢竟要在短短的兩個小時說完一個完成的通常代表人一生,或者一個片段的故事不容易。在看完電影後我認為陳可辛是一位很會說故事的導演,並能將一般觀眾較不愛的劇情片拍成膾炙人口的經典戰爭片相當厲害。
投名狀是我認為這幾年拍得比較成功的古裝戰爭劇情片,藉由主人公都在成功前就死去,從而來表達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惆悵已經成為了華語古裝片的的公式,但陳可辛導演沒有大片小拍,考究工夫有做到,戰爭夠大場面,人性夠豐富,就連臨時演員也跟成英姝說的一樣:“都長得一副紀錄片樣。
另外此片也造就了許多經典台詞例如兵不厭詐這是戰爭,人無信就是畜生還有金城武說的大哥是對的,另一句是搶錢、搶糧、搶娘們等等的台詞相當的耳熟能詳甚至有的還變成生活用語呢,一部好的電影就是要有這種能令觀眾記憶深刻的片段或是台詞方能成功。
另外此片也造就了許多經典台詞例如兵不厭詐這是戰爭,人無信就是畜生還有金城武說的大哥是對的,另一句是搶錢、搶糧、搶娘們等等的台詞相當的耳熟能詳甚至有的還變成生活用語呢,一部好的電影就是要有這種能令觀眾記憶深刻的片段或是台詞方能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問題請不吝賜較